60架敌方坦克的惊人战绩。在战场上,伊尔-2经常和坦克和步兵一起冲锋,完全无需战斗机的掩护,苏军称其为“坦克杀手”。在巷战中,伊尔-2也成为步兵和各种工事的噩梦,经常从云中呼啸而出,在建筑之间落下枪林弹雨。
德军经常抱怨根本无法打穿伊尔-2的装甲,感觉苏联的飞行员根本就是坐在浴盆里打仗,干脆称其为“装甲澡盆”。“黑色死神”也是被德军所赐。
绞尽脑汁的德国人
伊尔-2以其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成为二战期间苏联所使用的主要强击机,被广泛用于低空火力支援地面部队。为了对付伊尔-2,德国人可谓绞尽脑汁。
德国人先是集中轰炸生产伊尔-2的沃罗涅日飞机厂,迫使该厂在生产了1100余架伊尔-2后,于1941年末被迫向东转移至古比雪夫飞机厂,一度产量低迷。斯大林心急如焚,评论道“红军需要伊尔-2就像需要面包和空气一样”。于是,古比雪夫飞机厂等数个飞机制造厂完全以生产伊尔-2为核心,到了1942年1月,就将日产量恢复到10架以上,而1942年夏天,日产量则超过40架,数以万计的伊尔-2开始从古比雪夫飞出。
不久,德国人又发现单座伊尔-2后部防护性差的弱点,便集中训练歼击机从后方接近攻击,在10~15米位置处直接射杀飞行员。一时间,伊尔-2战损率攀升。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回到伊留申最初的双座设计,后方增加了射击员座舱,并换装了动力更强的发动机和火力更猛的航炮。即使如此,后座机枪手平均参加7次战斗后便阵亡,危险程度远远高于飞行员,苏联甚至从监狱囚犯中招募伊尔-2后座机枪手。
后来,德军发现一架伊尔-2只能携带4枚100千克左右的炸弹,于是决定使用大规模坦克群的数量优势对付伊尔-2的袭击。1943年夏,德军调集了苏德战场上70%的坦克师以及大量“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象”式反坦克自行火炮等新型装甲车辆发动攻势。殊不知,苏联已经秘密地研制了一种1.5千克重的超小型反坦克聚能炸弹,落到战车上之后会黏在上面,对着车辆定向爆炸。每架伊尔-2可携带320颗,专门对付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