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装甲带来的机体负荷与机动性产生了较大矛盾,因此,原型机航程较短,看起来颇为笨重,单发的配置也显得力不从心。然而,苏联空军并没有及时认识到伊尔-2的潜质,先是固执的军方喜欢单座配置而反对伊留申的双座设计,斯大林更是完全没有理会这种单发前线攻击机的思路,竟提出将其改为高空远程轰炸机。伊留申不得不按照领袖的思路进行修改。结果可想而知,以失败告终,而且使伊尔-2的脚步几乎停滞了2年。
时间转眼到了1941年,苏德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迫使苏联不惜一切代价增加防御能力。相对成熟一些的伊尔-2前线攻击机又被提上日程,但伊留申不得不按照空军要求取消了后座机枪手。伊尔-2于1941年5月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重装甲对地攻击机。
坦克杀手
伊尔-2长11.7米,高3.0米,翼展14.6米,最大时速400千米,载重约6吨,配有3挺机枪、2门航炮和4枚火箭弹,弹舱和翼下可挂载400~600千克炸弹。飞机座舱配有55毫米厚的防弹玻璃,机身装甲厚度6~12毫米不等,可承受13毫米机枪的打击。装甲不仅有效保护了飞机,也是承力结构的一部分,使飞机变得更加坚固。机身外部涂装了迷彩,在低空作战时具有较好的伪装效果。
1941年6月27日,德军以强大的装甲部队组成了钳形攻击态势,将大量苏军合围在明斯克地区,苏军派出3架伊尔-2攻击波布鲁斯科地区的德方地面目标,德国的-109歼击机奉命拦截。这是德国飞行员第一次见到伊尔-2,他们吃惊地发现,这架新机不仅能弹回-109射出的子弹,而且在尾翼被打掉后仍能飞行,最终眼睁睁地看着这架满是弹痕的苏联战机飞了回去。
此时的德国人还是幸运的,因为苏联飞行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和适应。到了半年以后的冬天,一架伊尔-2就能在300~1000米远的距离攻击两辆德军坦克,以至于德国坦克看到这种飞机就匆忙逃窜,反倒进一步将自己暴露出来。尤其是德国坦克部队往往突击速度过快,后方战斗机难以实施有效保护,伊尔-2便高速突入,打了就跑,给德国造成了重大损失。苏联多位飞行员都创下了摧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