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同志说干脆直接返航,回到上海更换支架再重新出发,但当时整个船队已经航行了超过2000海里,一来一回需要五六天的时间,同样无法满足限期在南极建站的要求。
另外有同志提议就近到外国港口抢修,当时距离两艘船最近的关岛距离是400海里,单机航行的话需要两天时间。
更加麻烦的是想在美国人的地盘上寻求帮助,还需要先电告北京方面,通过国家外事部门和相关部委去沟通交涉,流程极为烦琐,而且会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
讨论足足进行了好几个小时,就当大家都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机电长徐海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干脆封缸航行!
封缸航行,即封闭活塞冷却管支架断裂的右主机第一缸(停止对气缸供油),用其余八缸继续航行。
这种做法理论上有依据,但在整个中国海军史上,却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先例。
一万多海里的路程,想要抵达计划中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停泊修理的港口还需要至少20多天的时间。
满船建站物资和308名官兵的安危,一旦封缸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要想确保按时到达南极、完成建站考察任务,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重压之下,做出决策需要无比的勇气与智慧。
最终总指挥陈德宏和副总指挥赵留辉毅然拍板,两人压上了自己的整个军旅生涯,决定倾力一搏,封缸过大洋。
选择已经做出,“J121”船不再犹豫,立即给北京海军机关发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