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顾闲对和尚烤鸭接受良好,他大摇大摆地晃荡到法华寺,找个小沙弥稍微那么一打听,直奔那位烤鸭大师的住处。
对于这种有独门手艺的前辈,顾闲都是很想拜访的,至少吴县那一带做菜好吃的人他都结交了个遍。有的同行见他年纪小,不想理他,他也不恼,乐呵呵地找别人去。
有缘自会吃上,没缘分且耐心等待!
顾闲抱着这样的想法寻到烤鸭和尚那边,却发现人家有客人,两人正坐在庭院中边下棋边聊天呢。
那光头的嘴巴上长了颗痣,听老一辈的人说唇上长痣,天生就馋,绝对是烤鸭和尚无疑。
而对面的中年文士约莫四十出头,眼底一圈乌青,瞧着像是大病初愈且没休息好,身体虚得很。不过长相是颇为周正的,瞧着有点像他们江南那一带的人。
莫非是老乡?
这叫什么?这叫他乡遇故知!
顾闲心中大定,乐滋滋地凑过去看棋,不时发出“好棋”“妙哇”的惊叹或者跟着人家作出冥思苦想状,引得那烤鸭和尚与中年文士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见顾闲长得眉清目朗,显见是家中养得极好的孩子,那烤鸭和尚笑着问:“你这小孩一个人怎么跑到寺里来了?这里可没什么好玩的。”
顾闲说:“我听说你烤的烤鸭很好吃,想来看看是不是!”
烤鸭和尚早习惯了有人找上门,这天子脚下遍地都是达官贵人,他一个穷和尚谁都得罪不起,只能定个初一十五给寺里添点香火。
人只要有那么一点用处,日子就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