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兰三喜的凿子声总与镇东头的更鼓应和。他蹲在牌坊下雕琢祥云纹时,嘴角永远挂着憨笑,任孩童们摸他腰间叮叮当当的工具袋。但每当夜幕降临,他会悄悄溜进袍哥小院,用刻碑的手艺在青石板上复刻地图。有次军阀探子突然搜查,他情急之下将未完成的军事布防图雕成了花鸟纹,骗过了所有人的眼睛。后来在石碑上凿“剑魄长存“时,他特意在落款处刻了朵极小的木棉花——那是龙鸣剑革命军的暗号。
周梅森的竹梯永远架在不同的屋檐下。当他在屋顶修补瓦片时,耳朵比瓦匠的水平仪还敏锐。哪家婆娘骂街时提到“省城来的官老爷“,哪个脚夫喘气时嘀咕“运了十车洋枪“,都会变成他茶碗底的暗语。他发明了独特的传讯方式:晾在绳上的蓝布衫摆向东南,代表“平安“;若衣角系着红布条,则意味着“速来“。有次他装成卖麦芽糖的小贩,硬是顶着烈日跑了三个时辰,将重要情报藏在糖人空心的龙嘴里。
某个月圆之夜,小院的桂花突然全开了。杨雪峰站在天井里,听着陈铁匠打铁的余韵、兰三喜凿石的轻响,还有周梅森翻墙时碰落的瓦当声,忽然想起龙鸣剑书房里那幅《五宝镇山河图》。风掠过屋檐下的铜铃,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无数星火正从这不起眼的小院蔓延开来,终将照亮整个巴蜀大地。
立冬后的第五日,袍哥分会小院的梧桐叶已落尽,陈铁匠带来的火盆噼啪作响,将众人的影子映在糊着报纸的窗棂上。杨雪峰摩挲着粗陶茶碗,望着碗底沉淀的茶叶,正与兰三喜商议如何接应邻县的盐工罢工。突然,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闩“咔嗒“一声被撞开。
周梅森喘着粗气冲进来,破棉袄肩头还沾着稻草,额角的汗珠顺着被冻得通红的脸颊滑落。他顾不上擦拭,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腰间系着的铜铃铛随着剧烈起伏叮当作响——那是他自创的“平安无事“暗号此刻却晃得人心慌。
“大消息!大消息!“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正在捣鼓新式鸟铳的陈铁匠手一抖,火星溅在牛皮手套上;兰三喜攥着凿子的指节发白,在青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