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县委书记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用树枝在沙土上画出地形图,“张二娘家、甘蔗沟、菜籽沟、杨家罐这些地方,山高林密,道路崎岖,连本地人都容易迷路。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那里的百姓把最后一口口粮都省下来支援我们,他们是我们最可靠的后盾。“
转移行动在夜色掩护下悄然展开。老乡们自发组成了运输队,用板车拉着文件箱,用竹筐背着油印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将自家的棉被拆了,做成包袱皮包裹重要文件;几个年轻后生把藏匿在山洞里的枪支零件分批运出,用油布层层包裹,伪装成农具。陈云飞走在队伍中间,看着熟悉的乡亲们冒着风险支援革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坚定了坚持斗争的决心。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县委机关已安全转移到甘蔗沟。这里四周环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山腰间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张二娘家的小院里,战士们正在帮忙修缮房屋,一位大嫂端来热腾腾的红薯,笑着说:“放心住下,这里就是你们的家!“陈云飞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暗暗发誓: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也要让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生生不息。
鼎新镇深处,张二娘的土坯房被几株老榕树遮得严严实实。清晨薄雾未散时,她已挎着竹篮出门,蓝布头巾下的眼神机警如鹰。竹篮里表面盖着新割的猪草,夹层中藏着用米汤写就的密信,发梢沾着的晨露与额头细密的汗珠混在一起,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
屋内,县委书记正伏在八仙桌上,用蘸着红糖水的毛笔在草纸上书写。阳光透过糊着油纸的窗棂,在文件上投下斑驳树影。每当脚步声逼近,张二娘总会提前轻叩三下门扉——这是约定的暗号。她麻利地将情报塞进灶台夹层,顺手往火塘里添把湿柴,浓烟腾起时,外人只道是在烧火做饭。
夜幕降临时,土炕上的油灯被拧得昏黄。张二娘盘着腿坐在炕沿,将白天收集的情报细细梳理:保安团新增了三处岗哨,领头的副官爱去醉仙楼喝花酒,运输队后天要押运弹药......这些零碎信息经她汇总,便成了游击队破敌的关键。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