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磨得发亮,边角卷成褐色的波浪,扉页上歪斜的“国文“二字被摩挲得墨迹模糊。
“这是学堂先生教的字。“小王声音发颤,翻开的纸页间飘落几片干枯的枫叶书签,“他说知识能救人......等解放了,我想在村口老槐树下办个夜校,教大伙认字。“少年指尖抚过课本上《木兰诗》的插图,烛光摇曳般的目光里,映着被硝烟熏黑的竹叶间隙漏下的光斑。
陈云飞伸手接过课本,粗糙的指腹擦过纸页上晕开的水渍。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初见小王时,这孩子还攥着锄头站在队伍里,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泥垢。此刻望着少年眼中跳动的火苗,他轻轻拍了拍那单薄的肩膀,掌心传来的温度仿佛能点燃整片山林:“等咱们把红旗插遍川南,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坐在敞亮的教室里读书。“
这话随着山风飘进战士们耳中。正在擦拭枪支的赵铁牛咧嘴笑出缺牙,把子弹壳当哨子吹出清脆声响;背着药箱的卫生员将这话记在绷带包装纸上;就连最沉默寡言的机枪手,也在暮色中对着星空重复了两遍。从此,“让孩子读书“的话语如同种子,在每个战士心中生根发芽,化作比枪炮更炽热的精神图腾。
攻打青云镇的战斗打响,激烈的枪炮声瞬间打破了小镇的宁静。部队沿着狭窄的街道向镇中心推进,然而,敌人凭借着镇中祠堂的坚固建筑,负隅顽抗。他们在祠堂的门窗处构筑了严密的工事,沙袋层层堆叠,枪口从射击孔中探出,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扫射而出,在祠堂前的青石墙上溅起串串火星,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
陈云飞猫着腰,迅速穿过一片被战火洗礼的废墟,身后跟着几个同样身手矫健的战士。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敌人的火力点,眉头紧锁,心中快速盘算着破敌之策。此时,一名战士在他身边喊道:“团长,敌人火力太猛了,咱们一时冲不过去!”陈云飞咬了咬牙,目光扫向四周,突然发现不远处有条废弃的排水渠。那排水渠虽狭窄且布满青苔,但此刻却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他当即转身,快速组织了二十名水性好的战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