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队在溪流边发现半枚沾着马粪的鞋印,杨雪峰借着月光仔细辨认:“是川北马帮的钉靴。“他立即下令在山道两侧埋下“梅花桩“——削尖的竹签混着发臭的马粪,再用浮土轻轻遮盖。
次日破晓,山谷里传来凄厉的马嘶。土匪的坐骑踩中陷阱,瘸腿战马在山道上挣扎时引发小规模滑坡。杨雪峰举着缴获的捷克式轻机枪,看着敌人在混乱中自相践踏。晨光穿透薄雾,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枪管的热气与晨雾交融:“记住,在这山林里,咱们就是山神的利刃。“他抚摸着枪身新刻的第三十七道刻痕——那是牛尾山保卫战的战绩标记。
深秋的古罗镇被浓稠如浆的晨雾包裹,仿佛浸在混沌未开的天地间。青石板路覆着薄薄的霜花,在晨光里泛着铁灰色的冷意,每一块石板都沁着经年累月的潮湿,踩上去咯吱作响。铺满路面的银杏叶早已褪去鲜活的绿,化作撒落的金箔,在寒风中打着旋儿,偶尔有几片被卷上半空,又无力地跌落在墙角。
陶皎月立在团部碉楼顶层,军大衣下摆被风掀起,露出腰间别着的双枪。那是两把德国造镜面匣子枪,历经无数战火的淬炼,枪身布满细密的划痕,却依旧在朦胧的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枪柄缠着的褪色红布条在风中猎猎翻飞,边缘早已磨损得毛糙如裂帛,丝丝缕缕在风中飘荡,却依旧固执地系在枪身,仿佛是一段凝固的时光。
她伸手轻抚红布条,指尖触到布料上凹凸不平的纹理,那些深浅不一的褶皱里,藏着二十年的日晒雨淋。1911年的画面在她眼前浮现:资州城头硝烟弥漫,龙鸣剑将军浑身浴血,却仍笑着将红布条系在她新得的配枪上,“皎月,这红绸就当是胜利的彩头!“如今,将军已逝,红绸也褪了色,可每次看到它,陶皎月都觉得龙将军的声音还在耳畔回响。
寒风卷着雾气扑面而来,陶皎月却浑然不觉。她望着雾霭笼罩下的古罗镇,目光穿过朦胧,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地方。镇子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穿透薄雾,在天空中交织成一片轻柔的云。远处山峦若隐若现,像沉睡的巨兽,守护着这片土地。她知道,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她要守护的东西,而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