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曹格力在山洞里清点新加入的队员。二十多个年轻人站成一排,其中有失去土地的佃农,有被特务逼得家破人亡的小贩,还有偷偷跑出学堂的学生。他们的衣衫破旧,眼神却无比坚定。曹格力想起张二娘常说的话:“只要人心不死,革命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洞外,闪电照亮群山。曹格力握紧拳头,对着黑暗中的盐都大地轻声发誓:“二娘,您看着吧,我们一定会让这片土地重见光明。“在他身后,新队员们举起拳头,铿锵的誓言穿透雨幕,回荡在苍茫的天地之间。
1931年初春,盐都的天空仿佛被硝烟染成铅灰色。曹格力站在青杠坡瞭望塔上,望远镜里,吴展的部队正沿着蜿蜒山道缓缓推进,刺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已是本月第三次大规模围剿,战壕里新挖的土坑还未填平,又要迎接新一轮战火。
“队长,粮食只够吃三天了。“邓凯的声音带着焦虑。曹格力放下望远镜,看着训练场边晾晒的野菜干——那些都是百姓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张二娘牺牲后,盐工们自发组成“扁担队“,趁着夜色翻山越岭运送物资;老秀才用毛笔在盐包上书写情报,字迹被卤水浸泡得模糊不清,却字字千钧。
曹格力的游击队在青杠坡遭遇伏击。敌人的机枪火力将他们压制在岩缝中,小顺子为了掩护队友转移,身中三弹倒在血泊里。临终前,少年颤抖着从怀中掏出半块硬得硌牙的玉米饼:“队长,这是张二娘......教我做的......“曹格力红着眼眶将玉米饼收好,转身时发现队员们攥着武器的手都在发抖——不是恐惧,而是愤怒。
敌人的手段愈发残酷。吴茂才发明“焦土清乡“战术,烧毁了二十三个村庄;悬赏告示换成了“斩草除根“的血腥条款,甚至连十岁孩童提供线索都能换银元。但这些暴行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在自流井,盐工们集体罢工,用卤水腐蚀敌人的枪炮;在富顺,哥老会暗中打开粮仓接济游击队;就连地主家的丫鬟,也会趁着送饭时往菜盆底藏情报。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4页 /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