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的大河,就没有这样的,哪怕是流量更大的长江,也比黄河要温柔太多太多了。
正是黄河的泛滥,孕育出了更有组织力的中原王朝。
“现在黄河已经整整五年没有决口了。”黎牙实颇为感慨的说起了一件事。
大明有个很神奇的东西,就是称量水重。
从开封府到淮安府,沿途州县,专设河道官,每月在河中取水称重,来预测来年黄河水量和泥沙量,判断黄河是否会来年泛滥。
黎牙实非常喜欢从邸报上,看公布的水重数字,户部每年都会将这个数字公布出来。
黄河清,天下灾。
一旦今年黄河水中的泥沙突然减少,代表着上游发生了大旱,来年很有可能会泛滥,需要加紧修建河堤,防止决堤。
但这五年,黄河水的泥沙量,在缓慢的减少,虽然不多,但经年累月累积下来,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这代表着潘季驯作为绥远总督、河道总督,治理黄河上的功绩,这种功绩是可以度数旁通,量化出来的。
“潘总督等人,扎根绥远,让大明万民喘了一口气。”朱翊钧非常感谢这些踏踏实实做事儿的官员。
黎牙实的观点有点地理决定论,但过去他是万万不敢在皇帝面前讲这些话,因为黄河的每一次决堤,带来的苦难,让讲这些话都是一种禁忌,谈都不能谈,因为很有可能被皇帝挂在朝阳门上。
也就是这几年绥远治理水土流失,有了一点成果,而且持之以恒的做下去,一定会让黄河的泛滥洪灾影响降到最低,黎牙实才能在陛下面前讨论这些问题。
朱翊钧和黎牙实聊了半个多时辰,黎牙实选择了告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