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旦一个产业进入了“全球化产业内分工”,曰本人承诺的终生僱佣制就完蛋了。
\n
只要一个产业的制造环节门槛不够高,折腾不够多,能够在80年代迁移到湾湾地区或者韩国,中国加入wto后还能迁移到中国,曰本人就玩不了了。
\n
所以,他们宁可坚持复杂的、在制造环节需要很多“工匠绝活”的老路线,来保住自己的全产业链——
\n
从这个角度来说,曰本的企业家还是对工人比较有良心的,宁可自己没竞争力,也要保住老哥们儿的饭碗。
\n
这点跟美国人截然不同,美国资本家早就拥抱全球化产业内分工了。
\n
当然这也跟美国的公会不当人有关係,资本家早就受够了,本来就是一桩买卖,没什么感情可以谈。
\n
曰本人被讲义气,那也是靠甘当社畜的自我压抑换来的。
\n
废话少说,具体到液晶和电浆之争这个事儿上,液晶对曰本人来说最大的坏处,就是因为是新一代的技术,大家从头开始,所以在外国要自建产线承包生产环节,是比较容易的,被转移的风险太大。
\n
牛如行业第一的夏普,人家也不是说完全不发展液晶,而是人家发展了液晶,也没打算往外卖液晶面板半成品,而是打着“我们家的液晶只能给夏普自己的电视机用,要为夏普的电视机获得全球独门竞争力”的主意。
\n
这么闭塞的态度,只能说格局太小。
\n
顾骜虽然在这方面也格局小,也想喝头口水,但充其量也就打算“比别人先用一两年”而已,没打算长期垄断。
\n
就好像后世的苹果,你有很多牛逼设计,你只要确保自己是“首先用”,也就行了,长期封锁是不可能的。苹果上有了一年的功能,第二年小米要做到是很轻鬆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