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周边的防区一十三里零一百五十步,还有边墩三十座,一个内西水口之地。从隆庆年里,阳方口便少经战火,关口的恢河又是连经朔州,大同等地的交通要道,所以这里每天都是船来船往,非常热闹。
\n
特别是黄来福来到宁武关后,由于阳方口所辖的地界中多煤炭,所以这两年中,该地十数个村寨中,己是处处挖煤采矿,到处一片繁忙。不但是本地的人等被一扫而空,就是临近的大同镇朔州等地的军民,也是纷纷到此谋生,所以阳方口堡这个地方,虽是麻雀虽小,但却很是热闹,小小的堡内,便有大量的客店、酒楼,商铺等。
\n
当黄来福领军来到这里时,阳方口堡守备忙出堡相迎,该堡之地,也是宁武关中唯一一处没有将军兵下放屯田的军堡,不过就算没有屯田收入,堡内的旗军平时抽税护矿,也是吃得油光嘴滑。这也是被黄来福默默认的。
\n
此次虽说是例行的防秋防冬,不过黄来福并不打算在阳方口堡常驻,年末他真正重视的是到老营堡等地视察。毕竟阳方口堡这个地方深在内地,如果草原上的蒙古人入寇,也需要打穿了整个大同镇,才能打到阳方口来。而从阳方口堡到宁武关,骑上快马,也是瞬息间的事情,自己的两千家丁,就在宁武城内,大可不必傻呵呵地等在这。况且黄来福的风格就是打出去,就更不愿意死守在某地挨打了。
\n
不过视察过阳方口堡内外后,黄来福也是有所收获,阳方口堡这个地方,是属于连接大同镇与山西镇的交通要道,在这里,大可以搞两镇之间的贸易集散地,大搞采煤业。而且这里河水广阔,两边的土地肥沃,大可以搞些屯田。由于当地煤矿丰富,许多当地人都是宁愿意进矿山做事,也不愿意种田,不过由于宁武关的发展,己经有许多山西镇本镇流民,还有大同镇的流民们前来这里活口,在这些人中招募丁口,完全是可行的。
\n
十一月十二日,黄来福留下一百家丁留观阳方口堡,由一亲卫百总统领,便离开了该地,取道五寨堡,往边塞而去。
\n
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眼见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大家穿的衣裳也就一天比一天厚。不过在五寨堡这个地方,各人穿的衣裳,又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