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荡的郑军船队,“骇为兵自天降”,顿时束手无策。
郑军船队沿着预先测度好的港路鱼贯而人,切断了台湾城与赤嵌城荷军的联系,迅速于禾寮港登陆,并立即在台江沿岸建立起滩头阵地,准备从侧背进攻赤嵌城。
在北线尾登陆的一支郑军,驻扎于鹿耳门,以牵制荷兰侵略军兵船,兼防北线尾。
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见大陆的大军到达,争先恐后地“出来迎接他们,用货车和其他工具帮助他们登陆”。
南北路土社高山族群众闻讯接踵而至,表现了台湾人民热烈欢迎大陆军队收复台湾的爱国热情。
正是由于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援,郑军不但顺利登陆,而且为分隔包围盘踞台湾的荷军创造了条件。
郑成功通过鹿耳门后,来到了赤嵌城,当下军队登陆,包围了赤嵌城荷军,并割断了赤嵌城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
这时,坐镇赤嵌城的荷军司令官猫难实叮,他仅有兵力约四百人,而龟缩在台湾城中的荷兰侵略军长官揆一,也只有1100人,战舰和小船各两只。
荷军兵力虽弱,但气焰嚣张侵略者狂妄叫嚣“二十五个中国人合在一起还比不上一个荷兰兵”,“只要放一阵排枪,打中其中几个人,他们便会吓得四散逃跑,全部瓦解”。
揆一妄图凭借其船坚炮利和城堡坚固,分三路向郑军实施反扑:一路分战舰向停泊在台江的中国船只进攻,一路由贝德尔上尉率兵240人抵抗从北线尾登陆的郑军,一路由阿尔多普上尉率兵力200名乘船增援赤嵌城。
郑军从禾寮港登陆扎营后,即遭到赤嵌城荷军的炮击。同时,荷军又放火焚烧马厩、粟仓。
郑成功“恐被焚烧粮粟”,派杨英等率军前往看守堵御,接着,郑成功调整了部署:命令左虎卫王大雄、右虎卫陈蟒率领统船控制鹿耳门海口,以便接应第二梯队登陆;令宣教前镇陈泽率兵防守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