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尾一带,以保障主力侧后安全,并置台湾城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另派兵一部监视台江江面,切断赤嵌城与台湾城的联系,为从海、陆两面打败荷兰侵略军的反扑作好了准备。
四月初三,在北路发生了北线尾陆战。
北线尾是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沙洲,南端与台湾城相对,北端临鹿耳门航道。
荷军贝德尔上尉趁郑军刚刚登陆,率领二百四十名士兵,乘船沿台江岸边急驶北线尾,上岸后即分两路向郑军反扑。
贝德尔指挥荷军以十二人为一排,疏开战斗队形放排枪,逼近郑军。
陈泽率大部兵力从正面迎击,另派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敌军侧后,夹击荷军。
荷兰文献记载:郑军“箭如骤雨,连天空似乎都昏黑起来”。
贝德尔发现自己腹背受敌,手足无措。他所指挥的荷军士兵的勇气,这时则完全为恐惧所代替,许多人甚至还没有开火便把枪丢掉了。他们抱头鼠窜,落荒而逃。郑军乘胜猛攻,将荷军“一鼓而歼”,“夷将拔鬼子战死阵中,余夷被杀殆尽”。
南路增援赤嵌城的荷军,也被郑军战败。
这支二百人组成的援军由阿尔多普上尉率领,乘船沿台江南岸驶往赤嵌城,企图为猫难实叮解围。
郑成功发现后,立即出动“铁人”军还击。他们双手挥舞大刀,奋勇向荷军砍去。
二百名荷军士兵,只有六十名爬上岸,当即被“铁人”军消灭。
阿尔多普率残部逃回台湾城。
阿尔多普出援失败,赤嵌城守敌越发着急。
猫难实叮派人前往台湾城,要求揆一再派百余人救援赤嵌城。评议会研究,台湾城的处境危险,兵力不足,“如果再派出一支援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