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多是已婚妇人,最年轻地才十八岁,年纪最大的有五十来岁。
牙婆笑眯眯地说:“卢姑娘,她们都是这京城附近的人,有家有口,家里也清白,没有那赌博斗殴的人,您看看哪个合适?”
卢青桑问了她们一些家里的情况,然后挑了一个叫做顾婶的妇人。顾婶约莫四十岁,头发盘在头上整整齐齐,手指甲剪得很短,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衣服整洁。
卢青桑暂时定下了她,约定好先试用一个月,这一个月内,要是有不合适的地方,随时辞退,工钱按天结算。
顾婶毕竟算是外人,便只让她待在食店与厨房两处帮忙,其他的事情不用她,她主要负责洗菜切菜洗碗以及食店的扫洒等活儿。
双方约定好,顾婶每个月的工钱一两银子,每月有两天的探亲假。
不得不说,有了顾婶,卢青桑极大的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元宝的杂务也少了许多,有了更多的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近了十一月,虽然还不到滴水成冰的程度,可是京城的风已经很刺骨了。玉面酪已经下市,吃盖饭的人越来越少,也干脆下市,预备明年再来,现在食店主打就是奶茶与什锦烫菜。
这个年代,北方估计除了皇宫与特别有钱的大户人家,可能有地热取暖,大多就是烧个坑,或者炉子取暖。
卢青桑专门请了工匠过来,让工匠改造一下厨房的烟囱,让烟囱通过食店转一道弯,然后把烟排出去。这样厨房烧水或者做饭时,热气通过烟囱,会连带着食店里也暖和些。
顾客在寒风凛冽中掀开厚厚的帘子进入小食店,首先感觉到一阵暖意,这无形中也为食店增加了不少客人。
卢青桑还简单地画了一张设计图,让师傅帮着做一个半人高的烤炉,其实对与炉子的内部构造她也不清楚,只是连比带划,那师傅笑道:“知道,知道,大户人家中做过,里面可是贴面饼子,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