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国将亡时,逼出了一点魄力?”
但这个解释,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牵强。
耿炳文则更关注细节:“你们看,他用的还是孙承宗、袁崇焕这些人,说明他知人,也敢用人!那些勤王的总兵,也能迅速听调,可见朝廷权威尚在,并非令不出宫门的地步。这……这亡的是哪门子国?难道后来又有惊天变故?”
朱棣死死盯着天幕,仿佛想从那些文字里抠出真相:“难道……我们之前都想错了?亡国并非因为他昏聩无能,而是……而是敌人太强?或者……天灾人祸实在无法抵挡?”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阵寒意,如果对手强大到让一个看似明白的皇帝都无法挽回,那该是多么可怕的力量。
朱元璋猛地一拍扶手,声音嘶哑,带着巨大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咱也糊涂了!看这调兵遣将,看这用人守城,进退有度,分明是个守成之主的样子!甚至比他那几个爷爷辈的强多了!怎么就……怎么就成了亡国之君了呢?!难道后面他突然变了性子?还是说……这其中有什么天大的冤屈或隐情,是天幕还没说出来的?!”
奉天殿内,弥漫着一种巨大的认知混乱。先前对崇祯的“定论”被眼前的事实挑战,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每个人心头:这个进退不乱的崇祯,和那个亡国的崇祯,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大明各地,关注天幕的士民们也同样陷入了激烈的讨论和深深的迷惑之中。
茶楼里,
有人拍案叫道:“奇哉怪也!这崇祯皇帝,看起来不像是亡国之君啊!这反应,比当年土木堡之变时的朝廷快多了!”
书院中,
齐德(未来的齐泰)独自坐在窗前,眉头紧锁,内心波涛汹涌:“陛下(指未来的建文帝)……若您将来面对如此危局,可能如这崇祯一般沉稳调度?不,或许更该问,朝中可还有孙承宗、袁崇焕这般能臣可用?而臣……届时又能为您做些什么?”
他感到一种前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