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不少人怀疑是土司府“借鸡生蛋”另有企图,但人家也没有像不准种大烟一样强迫命令,而且出面的,是专门负责与更加不能得罪的祖宗、上帝和神灵们沟通的上善观、嘎得教堂和土主庙。再说,那些在义仓库救济名单上的,除了赖石山村的那三十六户老死不相往来的“外拐户”,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亲父老,甚至还是亲戚,在不影响自己生计的前提下帮他们一把,也算是一件为自己积攒更大“本钱”的便宜事。第二天,许多定期向上善观、嘎得教堂和土主庙“捐功德”的人家,便率先带头去土司府义仓捐钱捐物。有捐猪捐羊捐大洋的,有捐米捐油捐腊肉的,有捐布捐鞋捐衣服的,有捐锄头镰刀犁耙的,有捐锅捐盆捐碗筷的,也有捐几个鸡蛋一小袋盐巴一块火石的……据廖总管统计,短短三天时间中,没有在义仓救济名单中的几乎所有人家,都参与了捐献。
义仓正式开仓救济那天,许多人纷纷赶来看热闹。原先以为是通知被救济的人家自己到义仓来领,没想到竟然是由夫人土司、禹三少爷、姬姜小姐、廖总管和史道长、欧麦嘎师傅和轻易不露面的迪尼体古大东巴等重要人物,亲自领头带领上善观道士、嘎得教堂杂役、土主庙徒弟和土司府下人,外加土司府的三十几匹骡马和十多辆手推车,分成几队,将救济的钱物运送到各家各户去。夫人土司、姬姜小姐和史道长一队,去距离土司府最远的赖石山村;廖总管和大东巴一队,去白石寨、黑石寨;禹三少爷和欧麦嘎师傅一队,去青石寨和散居在西山脚的几户人家。每一队的后面,都跟着若干喜欢凑热闹的好事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跟着夫人土司那一队的人最多。
夫人土司率领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赖石山村小河边,见桥上站着几个人,挡住了去路,队伍便停了下来。夫人土司正要下马,姬姜小姐扬鞭打马跑上木桥,高举轻落地在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肩背上抽了几鞭子,将桥上的几个人一直逼退到河对岸去。那个被抽打的青年好像并不生气,只是尴尬地苦笑着抓着姬姜小姐的马缰绳,不让它继续向前。
史道长告诉夫人土司,那个被姬姜小姐抽鞭子的青年,是赖石山村头人高龙的大儿子。从来不种大烟的赖石山村人都是倔骨头,他们怕是不会轻易接受救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