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便是在理科楼搭建出北斗信号模拟暗室,能够生成城市峡谷和电离层爆场景。
徐铭作为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开发者,同样担任起测试验证任务。
尽管他对自己的算法充满信心,但实际验证究竟能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数据,却暂时还属于未知数,要说没有半点好奇心那绝对是假的。
“开始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的3d激光点云,成功转化为电磁模型。”
“注入动态干扰,模拟黄浦江波浪,反射信号时延抖动±50ns。”
……
北斗算法实验室仿真暗室,黄运良有条不紊,下达着各项指令。
作为主要执行者的姚伟泽等人,则集中注意力操作。
至于站在决策控制层屏幕前的徐铭,目光却暂时投在周围的环境中。
眼中流露出感兴趣之色。
他还是头一回来这里,经过许崇兴的介绍,才算有相对了解的认知。
整个仿真平台,包括全链路数字孪生+硬件在环。
通过四层递进测试,逼近真实太空和城市环境,由空间星座模拟器和城市环境模拟器,以及电离层干扰模拟器与终端运动模拟器。
随着数字孪生城市场景生成完毕,进入到信号物理仿真阶段。
依靠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在暗室中迭加,通过公式生成干扰。
其中时延由机械臂控制反射板位置动态调整。
待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黄运良才扭头把目光看向旁边的徐铭下达指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