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即便如此,这封书信到得河间的时候,也过去了六个多月。
\n
朝会之上,这封书信也就成为了主题。
\n
李纲刚刚朗读完书信的内容。郑智已然开口问道:“诸位对于此事可有什么看法?”
\n
大夏朝如此的朝会,如今越来越少,满朝文武齐聚,其实也并非是很有效率的一种做法。
\n
如今更多的是小范围内的会议,比如政务院会议,枢密院会议等等。有时候会议更是局限与各个部委之间。若是一件事情牵涉较多部门,便也会组织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会议。
\n
如以往那种所有衙门大小官员统一参与的朝会,一个月才有一回。往后郑智兴许还要改革,改革成一个季度一回。
\n
这样办公,才跟有效率。若是那般三天两头更大衙门官员都要大早而起,到皇城之内朝会,显然是没有必要的。细致的办公会议才是务实的做法。
\n
随之而来的,也是内部公文邸报的改革,内容也就越来越多了一些。这个才是国家政策宣导的内部渠道之一。
\n
“陛下,依臣之间,赵王殿下实乃才德兼备也。如此定夺,既避免了大战之事,又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实乃一举几得之策。”李纲出言说道,对于李纲而言,支持自己这个学生,是毋庸置疑的。郑凯与李纲,师生十几年,感情不用多说。
\n
人,不论多么中正。感情总是极为重要的人性。
\n
郑智看这份从极西之地传回来的书信,其实内心最初,并不十分接受,郑智刚性太重,也就是杀伐过于果断。这么多年来,越发如此。
\n
所以对于合作之法,郑智其实没有想过。直到看完书信之后,认真想了想,方才觉得如此也罢,如此也罢,其实也是郑智的一种不太愿意接受的内心写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