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甚至有些原教旨姜离崇拜者在跟夸迟念的花滑迷开帖互撕。
刘曼很开心,她在在家三刷了电影,贡献电影票钱贡献得很开心,而且确实每次看都有新看点。
也是因为《刀尖上的舞蹈》的缘故,刘曼才入坑了花滑。
为此她还在一家室内滑冰场办了卡,刚学会怎么滑冰。
入一个圈子,多半是为了圈子里的某个人。
刘曼基于粉迟念的经验,认为不搞则已,搞了最好粉圈内top,不然多半要受虐,虽然粉了top也受虐,可虐多虐少,还不是看对比。
她喜欢的花滑选手谈琰,不敢说是花滑圈top,但是国内男单无敌手是绝对可以保证的。
而春节假期结束后,刘曼就不把心思放在电影上了,倒不是因为忙,而是因为在俄罗斯举办的冬奥会开始了。
―――――――――――――――
迟念问屠子肃要不要去俄罗斯看冬奥的时候,他拒绝了,他选择留下来看着票房。
电影发行就是场资本游戏,在票房大战的早期阶段,谁钱多谁体量大,谁就能占得上风。
大投资的电影当然比小投资占便宜,首先宣发费用不在一个层级,其次影院必然考虑自身的盈利,大投资电影说服力当然比小投资强,其中道理大家都懂,一分钱一分货不至于,可花钱多的总是更让人放心一点。
大家从电影立项开始,就不是一个起跑线了,这其中没什么不公平,没道理别人花的钱多,还要跟花钱不够多的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国内电影发行的真正问题是制度不完善,还有片方和院线两方力量失衡。
片方也不愿意送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