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为了保本,为了多赚钱,只能如此了。
但是也不必太灰心。
因为每部电影本身都是一次风险投资,高风险高回报,十亿投资大制作可能会赔个底儿掉,也可能某小成本制作以小搏大赚的盆满钵满。
一部商业片最终收益如何,一看质量,二看时机。
质量过硬的商业片,即使宣发方面都是废物,该赚钱还是能赚钱的,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如果一部商业片质量过硬却在如今市场赚不到钱,那就要怀疑它的“质量”了。
这个质量不是评分网站说了算的,而是买票入场的观众说了算的。
市场选择不会让用心做出好电影的电影人没钱赚。
至于看时机,则是尽管你的电影质量也就那样,可运气好,同档期几位老哥跟你半斤八两,或者还不如你呢,那就要拼宣发实力了。
有些人很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心里的烂片或者质量很一般的片子取得了高票房。
要么同档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人家宣发又做得好,要么你的口味其实不是大众口味。
至于文艺片,文艺片不参与讨论,大部分文艺片受众都不多,大部分人把电影当娱乐活动,讲太深,先别说观众能不能看懂,首要问题是文艺片拍出来就不是为了娱乐,这叫货不对板。
从一开始屠子肃就知道指望《刀尖上的舞蹈》因为好口碑而一夜之间票房暴增是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排片率不行。
百分之五的排片率,以大年初一逆天的上座率,票房才堪堪迈过六千万大关。
大年初二,有票房信息统计功能的app告诉屠子肃,《刀尖上的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