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读书并不多。然而这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话,虽然众人并不知道,却也感觉非常对头。
这不是基于历史知识,而是基于身体反应。
罗义仁也没有放松,而是继续跟进,“所以我们的培训要培训大家成为有学有术的人。下节课就是关于和人接触时候的范围。下课。”
果然,下一节课是操演课程。这边的教官上来就开始教授如何是一个危险距离。
这个危险是包括从拳脚、兵器在内的危险程度。而众人要学习,起码是接触如何一个距离是合适的。而课程讲完,就要学习‘拒绝’,也就是推搡。
所谓推搡,就是保证对方在自己安全的范围之外。
许多人并没有学过这些,经过这么一学,不少人都有了很多新鲜的感悟。
罗义仁这边奋力完成他的课程。在没有自己课程的时候,就参加到包括拓展训练在内的各种集体项目之中。
有了安全距离,以及推搡在内的拒绝课程。团体行动中就有了合作培训。
在这样的正反两方面的课程之后,礼部学校就提出了‘分清敌我,分清敌友’的培训。
至于谁是朋友,谁是同志。这样的事情要讲,然而到底怎么领悟,也是一个自我领悟的层面。
自然有人观察这些自愿加入礼部的成员,他们的表现都有人纪录归纳。
之后就有其他课程。操演训练培育的是大伙如何保持一个‘合理有礼’的距离。而罗义仁等的课程则是讲述历史的进程与三观。
罗义仁每天都根据学员的表现来调整课程,越是调整,越是发现沟通时候有没有一个想通基础的重要性。
同样的问题,若是大家都有过经验,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