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筷子轻轻卷动上面的竹升面,三上三下,让汤汁精华浮上来,
不过周栋这碗细蓉根本就没用底汤,这步就可以直接略过了。
习惯使然,蔡姓老人还是用筷子轻轻卷起竹升面,起落三次,然后才开始吃面。
面一入口,蔡姓老人面上就浮起一串微笑,自己的猜测果然是对的,这小子狡猾地很,用了类似八珍面的手法,将大地鱼粉和虾粉揉进了面中。
“有想法!
这小子是冲着那些连续两三天肚满膏肥的评委来的......所以才舍弃底汤不用,改以直接将鲜粉揉入面中,
如此一来,既保留了一定的鲜甜口味,又使这碗细蓉偏于清淡,那些吃撑的评委固然会非常喜欢,我这种生力军也能够接受。
最妙的是,揉入了鲜粉的竹升面经过白汤烫煮,原本普通的白汤也就有了些底汤的感觉,而且其鲜本来就是从面中化出,汤与面的味道更为统一,有着原汤化原食的特殊效果!
比起用专门熬制的底汤托面,可说是各有千秋!”
竹升面入口,先是有着十足的弹牙口感,可当蔡姓老人去咀嚼时,牙齿却只是感受到短暂的阻碍,跟着那面就在口中自行化开,一股融合了鸭蛋面香、大地鱼和虾头的鲜香喷薄而出,让他这种老家伙都不禁暗暗叫绝!
“居然没加入猪骨汤粉?
这可比熬制底汤又难得多了,
一方面要控制揉入面粉的鲜粉数量,或多或少都为不妙,一方面还要靠非常高明的手法,才能将鲜粉充分揉开,
那可是最少经过了一到两天走碱的全鸭蛋面,事后才加入鲜粉,可不是说说这么简单的,倒退二十年,让我练习三天时间,我或许可以做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