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教授表达了如此强烈的意愿?
\n
难道是因为我的个人魅力?沈奇问到:“我想知道巴顿教授你的真实想法?”
\n
“关于大环化合物的研究,我在美国申请不到足够的研究资金,我了解到沈教授的研究资金非常充足,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够合作。”
\n
哦,原来是这样。
\n
沈奇明白了,巴顿教授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所以他想来中国。
\n
毕竟巴顿教授是诺化提名者,不是诺化得主。
\n
如果是诺化得主,那他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得到各种资源上的支持。
\n
大环化合物这个研究方向在有机化学界属于“研究一辈子不见得出成绩,但一旦出成绩就很牛逼”的性质。
\n
美国的科研体制,沈奇还算比较了解。
\n
美国教授的科研经费需要他们自己去拉赞助,要么来自美国政府,要么来自企业。
\n
“研究一辈子不见得出成绩,但一旦出成绩就很牛逼”的研究方向,其实并不容易长年累月的拉到赞助。
\n
沈奇的理解是,巴顿教授在通往“一旦出成绩就很牛逼”的研究道路上,遭遇了资金链断裂。
\n
“巴顿教授,关于大环化合物的研究,你需要多少研究经费?”沈奇问到。
\n
巴顿教授:“每年五百万,我指的是美元。”
\n
沈奇露出惊讶表情:“沃特?”
\n
大洋那边的巴顿教授看到沈奇如此震惊的样子,赶紧说到:“四百万也行!”
\n
真的,没钱是玩不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