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如鱼得水。
\n
在数学及自然科学领域,沈诺菲天生就比同龄人乃至大她好几岁的哥哥姐姐们更具天赋。
\n
在连翘文学班、葫芦枣外语班,沈诺菲的优越感没那么强烈。
\n
在文学、外语方面,目前的沈诺菲只能做到跟上进度。
\n
今天的连翘文学班课堂上,指导老师舒老师只讲了一首宋词,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n
这首宋词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上,但连翘文学班的全体学生皆能倒背如流。
\n
能进入连翘文学班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量、诗词歌赋背诵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n
光会背诵很多诗词,那就是人形复读机而已,还不够优秀。
\n
背诵是基础,再然后是理解,最终掌握灵活运用的技巧。
\n
这是舒老师的教学目的。
\n
舒老师问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里的孙仲谋,是谁?”
\n
“孙权!”班里的许多学生抢答,这个问题对这些四五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来说貌似很简单。
\n
“孙……孙权。”沈诺菲小声哔哔,她抢答慢了半拍。
\n
“没错,孙权字仲谋,他是三国时期十分重要的一位人物。辛弃疾在这首永遇乐里,为啥开篇就引用孙权的典故,舒老师认为是……”舒老师用简洁而不简单的语言,向班里的文学爱好者与文学强者阐述了孙权的人设,及辛弃疾引用孙权典故之用意。
\n
舒老师继续道:“历史上的孙权,与三国演义里的孙权,有一定的差异。辛弃疾所在宋朝,早于《三国演义》诞生的年代,所以辛弃疾是没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