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但这并非终点,盛长权笔锋再转,后两句如金石掷地,直抒胸臆,将境界拔高到功名之外,显出穿越者的超然眼界。
“莫道登科便得意,琼林宴罢是荆棘。”
当头棒喝!不要以为金榜题名、琼林赐宴便是人生得意之巅峰,盛宴过后,等待着的可能是宦海沉浮、倾轧斗争、荆棘密布的前路,直言功名富贵背后的凶险与无常,带着一丝冷峻的清醒。
结句更是振聋发聩,尽显胸襟:“且看青史丹心在,何须金榜铸功名?”
收束全篇,立意超拔。
真正的功业,在于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能铭刻于青史之上,光照千秋!又何必执着于眼前一张金榜来铸造所谓的“功名”?
这既是对世俗追求的深刻反思,也是对自身志向的铿锵宣言——所求者,非一时之名利,乃千秋之义,万民之安!诗句中蕴含的那份超脱与坚定,隐隐与他体内流转的气血之力相呼应,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内核。
全诗短短四句,巧用典故,意象鲜明,对比强烈,前两句铺陈热闹春景,暗藏世事洞明;后两句直抒胸臆,格调高迈,将“春”的意象与科场、仕途、人生价值熔于一炉,才情横溢,立意超卓!
在满场士子或为功名汲汲营营、或为寒冷瑟瑟发抖之际,此诗或能如一道清冽的泉流,涤荡人心,更显卓尔不群。
盛长权微微一笑,放下诗稿,再次将注意力转回那更为艰深的经义辨析。
……
时间在笔尖与墨香中悄然流逝。
当盛长权落下最后一个字,手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