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见解与对策,最见格局、眼光与实干之才。
此刻,他抽出的正是第二场中要求作诗的部分,题目简洁却包罗万象:“以‘春’为意境,作七言律诗一首。”
春意?
在这倒春寒的凄风冷雨中,在贡院这压抑窒息的号舍里,多少士子笔下怕只能写出“春寒料峭”、“冻笔难书”的哀叹。
盛长权心念电转,前世记忆的宝库悄然开启,他并未选择那些单纯咏叹春光灿烂的俗套,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深邃的时空与更超脱的境界,指尖的冻红早已褪去,气血在体内温润流转,维持着最佳的思考状态。
他略一沉吟,提笔蘸墨,手腕悬空,稳如磐石。狼毫饱蘸浓墨,在素白的宣纸上流畅地落下第一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起笔便是神京春日繁华大道上,游人如织、车马喧阗的热闹景象,红尘拂面,看花而回,八个字生动勾勒出举城若狂的游春盛况,画面感十足。
笔锋一转,第二句意境陡升,暗藏机锋:“上林苑里桃千树,尽是刘生去后栽。”
虽然文抄,但盛长权也得“微调一二”。
此世无玄都观,他便改用皇家苑囿“上林苑”,“刘郎”改为更符合此世称谓的“刘生”,意指一位被贬谪或边缘化的古之贤才。
那皇家苑囿中灼灼盛开的千万株新桃,竟都是“刘生”离去之后才栽种起来的!表面写桃树新栽,春光易主,实则暗喻科场功名、朝堂新贵,不过是旧人离去后的“后来者”,语带机锋,暗含讽喻与对世事变迁的洞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