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市繁荣,每年所出之书汗牛充栋,所带十不足一,唯有兴办书院后,方可建藏书楼,光收万卷书,无偿开放与学子,方能不负齐鲁先贤之名。”
说罢,看着孔府的现任家主双目痴迷地黏在这些书上挪不开步子,辛弃疾就知道,这事儿,成了。
方靖远说的没错,对读书人而言,什么金银珠宝,都比不上这些书。
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现在这力量,属于他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而知之
当年汴京覆灭,
赵构南下时,曾带走了孔府嫡支子孙和当时的衍圣公,后来在衢州建立孔府宗庙,
而当时占领山东的完颜宗翰干脆从孔府子弟中另立了一位为衍圣公,
以至于形成了孔府南北两宗庙。
江山轮替,
孔庙不倒,方靖远并不想对此多做评价,只是想以书换书,顺便能从里面挖点人才出来,借点东风,
好将自己的“齐鲁书院”真正在山东立住。
毕竟,他也没打算完全走儒家的路子,如今的孔府明面上还当着大金的衍圣公兼曲阜令,
也不敢大张旗鼓地给予支持,彼此心照不宣即可。
齐鲁书院和海州的云台书院一脉相承,
走的都不是正统的儒家书院路子,而是全科发展的综合类书院。
高举着“有教无类”的招牌,
将有些老夫子“于理不合”的抗议硬生生堵了回去,
辛弃疾对方靖远这招再赞同不过。他本就是个文武全才的人物,
生逢乱世,
更加明白单靠读四书五经救不了大宋,
更别提光复故土中兴大宋了。
四书五经是基础,要学;武学能强身健体还能对抗金兵,要学;算学处处有用,要学;医学乃养生之本,要学;工学能借力自然,更要学……辛弃疾兼任齐鲁书院的院长,
不光想把云台书院的架构和课本老师都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