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有亏,体弱生寒,故而一到冬日便犯了症状。”
音书眼急,忙替他研墨,“那请问大人,可有什么大碍?我们姑娘就只十八呢,可别年纪轻轻的落下什么病根儿,还请大人好生斟酌用药。”
簌簌纸笔交响,片刻后,张仲达将满是小楷的澄心纸递予她,“要想根治,无非是补气凝血。我这里开好了药方,别的都是外面常有的,只一味上百年的红参难得,世面上不好找。不过像国公府这等世族大家,想必也不是什么十分精贵的东西。拿了来一齐煎药服下,先吃上几日,我过几日再来瞧过,看看是否更改药方。”
连笑应答,音书便将他送出府去,转背就往总管房里去。淅淅玉沙下,总管房里正值核算上月的开销,故而来往销账之人纷纷杂杂。
赶巧赵妈妈亦来销上月菜品采办之帐,迎头撞上,扭头便往雪地里啐一口,暗骂一声“晦气”,白她一眼扬长而去。引得音书窝起火来,进屋便没有好脸色,语中冷淡地就朝一位埋首理账的中年主事吩咐,“将那百年红参给我拿一根,快着些,我这里赶着用。”
那主事正忙得焦头烂额,听这无礼无矩之言,将眼抬一下,又见是千凤居姨娘的丫鬟,亦没了好脾气,埋下头去继续提笔,“姑娘好大的口气,一来就要红参。不巧了,今年红参少,这个关口是没有,姑娘拿了银子到外头去买吧。”
见他如此不冷不热,音书悔及自个儿无礼,匆忙挂出笑脸,“如此精贵之物,府里头都没有,外头自然就更没有了。原是我们姨娘病了,要这红参入药,还请主事行个方便。”
主事未有应答,将笔一掷,旋身进了二丈宽的立屏里头,未几出来,将一个牛皮小封扔在案上。音书捡起打开查验,只见里头几根廖须零零散散,竟不是整跟的,火气一下就给蹿了起来,“你这是什么意思?就拿几根须子打发我?我要的是整根的!”
“哼,”不知何时,那主事已坐回案后,闻言提笔一笑,抬眉而起,“我还想要整根的呢,没有我又有什么办法?实话儿告诉你,每年采办来的红参都有限,加上宫里头圣上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