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假如当初没有朱大人的举荐,只怕路谦如今也还在九江书院里借读,等着参加来年二月里的会试。
就算他真的能通过会试入仕,但能留在翰林院的机会却极为渺茫,除非他能成为三鼎甲之一。多半情况下,像路谦这种没什么后台,甚至连个能耐的同窗好友都没有的人,只怕就是外放的命。
光是外放其实无所谓的,几乎每个官员都会经历一番的。但问题在于,没有背景的官员一旦外放,还是那种刚入仕的,必是会被放到一些穷山恶水的地方。
假如能顺利度过,那么一般都会连任一届,如此这般六年时间就过去了。要是这中间出了个什么纰漏,那完了,轻者被罢职免官,严重的还有可能获罪,毕竟身为一方父母官,本身就有义务带着辖区内百姓过上好日子。
还有一种可能,就算本身的能力不错,任职期间也并不曾出任何差错,甚至还有了不少的功劳。但功劳被上峰抢走,评语也不佳,要么继续待在这穷山僻壤里,要么就换到另外一个更穷苦的地方接着熬资历。
有多少人,明明是进士出身,终其一生却是在县太爷的位置上度过。
……
这就是普通人科举入仕的结果。
甚至于就算这样了,都算是个很好的结果了。毕竟,每一届都有很多人没办法补到缺,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选择等待。
连路谦都觉得,自己是欠了朱大人一份天大的人情。
这确实挺不容易的,毕竟他忒不要脸。
也因此,当朱大人将他唤过去,询问当时在宫中发生了何事时,他便一五一十的说了出去。当然,祖宗是不可能提及的,这辈子他都不会跟任何人提起祖宗的,想都别想!
朱大人听闻后,沉吟了半晌,又问:“是何人将你写入南书房轮值的名单中的?以往,就算再怎么缺人,也该是由三年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