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翰林官入宫的。”
科举乡试很忙对吧?
这又不是第一次了,每隔三年就有一次的,都成惯例了。
况且,这回的情况还不同,要知道在博学宏词科举办之前,明史馆就没几个人,翰林院就算是想借人都没处借。可就算这样,那不也一样熬过来了?如今,起码明史馆会派人过来帮衬一把,按理说人手应当比往年更充裕才对,怎么反而忙不过来了,让新人直接顶上去呢?
朱大人很不高兴。
假如说,路谦是个绷不住的,在康熙帝跟前出了丑,那么连带他这个掌院学士都会被牵连。他年岁已经不轻了,就想好好的再干一届,之后就准备退下来颐养天年了。结果就有人想搞事,真要是有个什么闪失,路谦的前途尽毁是不错,他就能讨得了好?
一想到自己差点儿晚节不保,他就想把搞事儿的人揪出来痛骂一顿!
到底,朱大人没在路谦跟前表现出来,他只道:“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路谦心说你知道个啥啊?不过,他还是老实退下了,继续做他的事儿去。
在这之后,路谦再没去南书房轮值过。他倒也不在意,横竖作为翰林官,真想要见康熙帝还是很容易的。再说了,比起亲眼看到康熙帝,他更希望通过奏表来说事儿。
主要是祖宗太碍事儿了。
瀛台赐宴之后,康熙帝还赏下了大量的采币。路谦一开始都没明白这是啥玩意儿,直到赏赐送到他手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彩锦。
这敢情好!中秋节礼有了!
路谦火速的将原先已经写好了的家信重新誊抄了一遍,加上了关于这次瀛台赐宴之事,又可惜程家人没办法亲眼看到,不过没关系,康熙帝还赐了采币,他心里挂念对他有着养育之恩的程家人,所以决定将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