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进出实验室的分体式身份识别门禁,需要刷脸和员工卡双重认证。”
裴凡生接过那一小沓物品,手指触碰到冰凉的钥匙和微温的磁卡。特聘教授。他内心咀嚼着这个空洞的称呼。一份伪装,一副面具。为了掩盖那深入地下两公里、被“铁幕”封存的地狱,为了追索那个被精准空投入地核作为“饲料”的恐怖造物的来源。
“麻烦您了。”
“应该的,裴教授这边请。”女助理引着他走向电梯厅,“我们院几个方向都还挺有特色,尤其周老师他们的极端环境微生物在高原冷泉那边最近有了新突破…您是做地质微生物交叉的?咱们在七楼有一台升级版的多光源荧光活细胞成像系统……”她的语气带着职业的自豪和对新同事的友善试探。
电梯平稳上升。裴凡生报以简短礼貌的应答和微笑,目光看似专注地看着门上方跳动的数字。“地质微生物学”是他那层“正常”履历上的标签,足以解释他为何会出现在蜀地,为何会接触那些深达千米的岩芯——从学术逻辑上无可指摘。
“叮。”三楼到了。门开,楼道略显空旷。助理把他带到走廊尽头一扇标着“B307”的橡木门前。“就是这里了,隔壁周教授去外地访学了,估计还有半个月才回来。”
裴凡生拧动钥匙,门内是一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大落地窗外是郁郁葱葱的树冠,将午后最烈的阳光滤成了摇晃的、温和的光斑。窗边摆着几盆绿萝,深绿色的叶脉蔓延舒展,透着顽强的生趣。干净的书桌、转椅、靠墙的排书架尚空着大半。简单,却透着高校学术空间的秩序感。
“通风怎么样?”裴凡生状似随意地走到窗边,拧动把手拉开半扇。清新的风涌入,带着植物蒸腾和泥土的气息。视野不错,能清楚看到楼下小径和部分出口。这扇窗户是观察点之一,也是可能的紧急路径。
女助理忙应道:“这朝向南北通透,空气流通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