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课农桑,巴蜀大治,民皆归心。又练兵讲武,得魏延、周仓等猛将,兵势日盛。
建安八年,操死,而余天子。
时,其子丕素怀篡逆之志,觊觎大宝久矣。及操死,丕愈发骄横,胁逼天子,令其禅位。天子无法,遂于建安七年禅位于丕。丕改国号为魏,建元黄初,是为魏文。
丕在位三年,不修德政,唯务奢靡,朝野怨声载道。其时,司马氏父子(懿、师、昭)潜蓄异志,结党营私,权势日隆,有篡魏之心。黄初三年,司马师欲废丕自立,事泄,朝野震动,南汉旧地(时为魏境)大乱,叛乱四起。
太祖闻南汉之乱,知时机已至,乃顺天数,亲率大军,北伐曹魏。军至中途,闻丕病亡,其子叡继位。叡年幼,识大体,知天命不在魏,亦念及刘康旧恩,乃决议归政于刘氏。遂迎立旧主之子泰为帝,自降为王,居于邺。
泰既立,与叡共商国事,皆以司马氏为大患。时官渡陈氏,素忠汉室,厌司马氏专权。泰与叡遣使往请,遂起兵,诛灭司马,逆党尽除,南汉(魏)境安。
泰与叡睹宇内分裂久矣,生民企望安定,又念北汉乃献帝刘协之绪,虽协无嗣,刘备继统,然终属汉胄,正统所系。二人遂于建安十三年共颁禅诏,奉传国玺绶北趋,归附北汉。
北汉主备(时已践祚)闻之大悦,遣吏迎入长安,复其爵秩。由是天下成北汉与大乾(太祖未改元前号)并峙之局。
时虽汉归一统,然则天下则乱,其贼国之空虚,无可之谈。
又五年,北汉主备崩于长安,幼主禅即位,乃令诸葛为相,据守长安,与帝并立。
太祖据巴蜀、并南汉旧地,兵强马壮,民心归附。遂于天汉十年,发大军伐北汉。北汉主禅及诸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