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了,但是因为负责的事务没变,还是手中握有很大权利的。当然三司并不是都手握重权,其中最倒霉的就是都司了。
都司全称都指挥使司,是一个省最高的军事长官,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
都司在在明朝前期还算比较重要,是三司中的一员,但是随着明朝中期文官阶级的崛起,这些武将丘八被打进了十八层地狱。同时因为都司有一些职能和按察使重复,所以各地都司在文官的打压下,完全变成了只负责卫所制的土地主。
都司被打压下去,但是地方治安不能不管,这时候中国官场上最混乱的官职就出现了,这就是道员。
道是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监察区划,始设于西汉,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持续发展完善,明清时期趋于完善,中华民国时期沿用,新中国建立后停止使用。需注意的是不同时期的道,其性质和行政单位都不尽相同。
在汉代道是和县平级的行政区划,唐代道是比省级还大的机构,全国也只有十道。元代道是在省级和府级之间的行政机构,有些像新中国的地区,管着县市,还受省政府控制。
但是明代道这个行政区划开始变化,一开始道只是掌管一至数府州县的民政、监察,其名称不一,按系统划分,有布政分司道和按察分司道,按职掌划分,有分管专门事务的道和管辖府州县的道。后来因为都司职权的削弱,又出现了负责关键节点驻兵的分守道、负责治安的分巡道、还有负责武器后勤的整饬兵备道。
在明朝后期道这个官职十分混乱,级别也五花八分什么都有,代表布政使的分司道是从三品高官,可是一些分巡道只有从五品,当年李植就是广州的巡海道,官职就是从五品。
除了这些地方官一省还有中央下派的官员,比如督粮道,这个直属中央户部负责督理粮储的官职,还有那个天下第一肥缺,放屁油裤裆的两淮巡盐道,这些都是中央委派任命的官职。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