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
衣裳楚楚。心之忧矣,
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
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
于我归说。
旅馆的大堂布置非常典雅,墙壁上挂着一幅幅水墨画,
山水画、动物画甚至一些山海经里记载的生物的肖像都有,
但其中最显眼的当属一副蜉蝣的水墨画。
画里画的是一片芦苇塘,
蜉蝣慢慢爬上了红苇,扇动着稚嫩的翅膀,忙碌了起来,它们只有一天的时间,□□、繁衍......一日即一生。
朝生暮死。
人族为蜉蝣的一生创造了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蜉蝣是真的用一生换了一日的光阴,
因此人族用睥睨的态度感慨着蜉蝣生命的短暂。
可蜉蝣的生命真的短暂吗?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人认为一日的生命是朝生暮死,
可在神的眼里,
人的百年也是朝生暮死,
因为千万年对于神也不过是弹指间。
水墨画上题字的人很有意思,这首摘自《诗经·曹风·蜉蝣》的歌谣虽然不是原创,
但卫时彦有种感觉,题字的人比《蜉蝣》的作者更懂这首歌谣。
老板给抽抽噎噎的儿子喂了奶后就看到卫时彦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大堂,正在看挂在最显眼地方的蜉蝣水墨画。
“浮游是老板的字?”卫时彦问老板。
虽然老板是旅馆的老板,但老板的指甲缝里有着黑色的东西,
不是脏东西,而是墨迹,墨迹能够深到这种程度,只能说明,老板长年累月与墨接触,不是国画家就是制墨工人。而老板的手上虽然有不少薄茧,但食指、中指、拇指指尖部分都有墨茧,应该经常研墨,制墨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