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袁化是哪一年的进士,座师何人同窗几何,立即全都被扒拉出来。但凡留在京里的,都赶着与袁化撇清,以显示他们很有“风骨”,至少不会像袁化那样,把民间的灾祸当作祥瑞往上报。
关于桃源寨山崩一事,太子汇总了百官上书的汹汹群情,要送往京郊离宫,谁知刚巧在这时,来自“平南节度使”的奏折也刚刚递到太子案头。
太子将那奏折从头到尾看过,连忙按住了要往离宫送去的百官谏言:“不能送!”
这平南节度使的奏折是荣国府代为送上来的,理由是“节度使”贾放本人现在正在荣国府,但已遣其幕僚前往了解了桃源寨“山崩”的实情,并将其快马加鞭,上报朝廷。
这份来自平南节度使的奏折,却是平铺直叙,没有半点花头,将桃源寨山崩一事陈述了一遍,写明已经分别向桃源寨及武元县确认,确实并无人员损失,只发现了房屋开裂、牲畜走失等等问题一二三。并言明这些事实已得永安州知州确认。
此外,平南节度使的报告里,也重点陈述了山崩之后,桃源寨通往武元县县城多出一条道路,该道路将由桃源寨承建,两月内修完,届时将把桃源寨往来武元县的路程缩短至原先的一半。
至于山崩的原因,报告里也写得很清楚——地质原因,流水侵蚀。并列举此地史上曾发生过的山崩事件一二三。
整个奏章并没有将此次山崩之事与“祥瑞”扯上关系,但是让人读完凭空生出这样的想法:山都崩了,两地居民非但没有任何人员损伤,反而多出来一条通路,这不是“祥瑞”,又是什么?
太子看了这份奏折,真的很想把这份给压下去。但他是监国太子,平南节度使是封疆大吏,太子没有权限压下他的奏章,只能下发各部,任由百官传阅。
百官看后,各个气平了些,纷纷赞那平南节度使的奏章写得条理清晰、叙事扼要,节度使本人虽然年轻,从这奏章便可见才具不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