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儒家等诸多学派林立,各自推行着自己信仰的学说,从某种程度来看,百家争鸣,就像多个宗教各争长短一般,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多个学派或者说宗教并存,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但是后来,到了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汉武帝大肆推行,为什么呢?道理跟松赞干布引入佛教、将佛教列为国教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方便统治者的统治,汉武帝明白,比起其他的学派,儒家思想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四书五经六艺,要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统治。
可是,咱们能说儒家思想就比其他学派的思想更加先进吗?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儒家思想,藏传佛教思想,是更加适合统治的。
咱们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从历史角度来看,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松赞干布引入佛教思想,是先进的,但这也只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就,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当时汉武帝引入的是别的思想呢?松赞干布推行的是别的学说呢?历史会改写,那么今天的人们,是否比改写历史之前的人们更加幸福?不好说,说不好,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
虽然从历史上来看,统一集权的吐蕃干掉了分权、无为而治的象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吐蕃的集权一定比象雄的分权更为先进。
我们国家,在建国后没多久,领导人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不是跟春秋战国时候自由民主的思想氛围接近了?而且,这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并不是咱建国后又学习和推行两千多年前的东西,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生产力和文明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必然要走的道路,咱们都不是历史的亲历者,只是后来人、只是见证者,我们没有资格来评判究竟是哪种统治方式、哪种宗教信仰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只能从现有的结果来分析,在某个历史时段,当权者推行的宗教、思想、治国方式,是适合当时的国情的。
四郎,你问的问题很有深度,但你的问题,我只能提出我自己的看法,给不了你准确的答案,或许,当代没有人能够解答这样的问题,就像处在当今的我们,没有资格来评判我们现在的体制一样,只有让后人们来评价。你我,都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时代的亲历者,亲历者无资格评价,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