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添了不少愁绪,他们担心我哪里又出来状况。当我将那首夹在书里写在白纸上的《爱书楼》递给他,他才明白那时的我又回来了。顾不上疲惫,拉着我去了储物间,他说他将我儿时的诗词精心收藏,相信总有我会再回到这里,拾起这份美好。
我不知道父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曾埋怨他们逼迫我做不愿意的事。眼前的书稿,还有生气撕毁的书,父母亲也一一将它们修补好。
“对不起爸爸,是诗诗太任性,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谢谢您还给我留着,我以为它们已经不在了。”眼里全是泪水,幼年时一点一滴的成长就是父母的全部骄傲。我的任性让父母,亲人为此付出太多,我错了,错得离谱。
“怎么舍得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和妈妈知道咱们的诗诗一定会再次爱上诗词,你要成为一代大诗人才是头等。呵呵!”
剩下一年的时间,别的同学都在努力备战高考,我却如痴如醉的爱上诗词。在校刊上发表过十几篇散文诗歌,甚至被学校推荐到市里的《萌芽文学》上,一时间控制不了翻滚的灵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第一志愿填的清华大学中文系。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父母偷偷召回哥哥准备给我惊喜。我一点不觉得意外,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镇静得让他们吃惊。
大三了,家在上海的罗婷婷约我同她返家,据说她家离徐志摩故居很近,我瞒着父母与她去了上海。
徐志摩故居是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短暂居住地,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以展示诗人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故居建筑面积不大,前后两进,主楼三间二层,前带东西厢楼。后楼亦三间,屋顶有露台,可以上去。有武侠教父金庸的手书“诗人徐志摩故居”,我对婷婷提到,金庸是徐志摩的表弟,婷婷瘪瘪嘴,说她又不是白痴。好吧,不和她拌嘴,我看我的。另一边墙上有臧克家题写“志摩故居”。也有鲍贤伦写的五言对联:“烟光随地尽,水色到天无。”正厅东厢房西墙上悬挂一幅徐志摩与印度诗人泰戈尔两人在倾心交谈的油画作品,和一些徐志摩的黑白照片。半天时间不到已经没有可看的地方,婷婷悄悄告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