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页的国书……巴伊科夫虽具表文,但行俄罗斯国礼,立而授表,不跪拜。当时八旗大臣议事结论是来使不谙朝礼,不宜令朝见,拒绝其贡物,遣之还。
顺治十四年,俄罗斯大君王接着任命使节阿勃林率领商队前来大清,要求通商贸易。当时认为其国书内容矜夸疏狂,不遵正朔、语多不顺,诸王大臣会议,决定依旧逐其使,拒绝其贡物品,将俄国使者驱逐回国。
只是先帝爷体念对方辛苦而来,且俄罗斯远处西陲,未沾教化,谕令礼部设宴招待,接受贡物,并给予使臣恩赏,但没有派使节去俄罗斯。
康熙十四年,俄罗斯大君王任命尼古赖·斯帕法里为使团全权团长来大清。并且把俄罗斯大君王亲拟的训令总结摘抄出来,十二条。
一、请把以前的中国文书翻译出来,两国国书往来翻译错误很多,造成误会很多。
二、明确今后应以何种文字书写并互通信件,大清的满文,还是汉文,还是俄罗斯文。
三、双方应照标准写法书写大君主沙皇陛下和汗陛下的名字和衔称,双方平等,谁也不是谁的藩属国。
四、希望汗陛下派遣自己的儿子与使者一同前去俄罗斯。
…………
后面的内容都是有关两国友好通商事宜,比如国境边修桥铺路,税收议定,两国商人犯法如何处理等等,按照马尔汉大人去过俄罗斯一趟后的理解,俄罗斯大君王的态度还是非常积极和友好的。
他希望汗陛下对他的各项提议给予友好亲善的态度,因为大君主陛下一向希望同汗陛下友好亲善。
再往后,就是因为斯帕法里大使拒绝接受大清的跪拜礼仪,拒绝接受大清对他们番邦属国的称呼,导致大臣们都不敢向皇上举荐他,最后因为斯帕法里大使在京城里头结交王公大臣,形迹可疑,直接被驱逐出京。
然后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