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和俄罗斯真正地打起来,打了几年大清国打赢了,但是需要休养生息,于是双方和谈,通商贸易就成了不需要明说,顺理成章的事儿。
双方来往多了,各种笑话、矛盾层出不穷,康熙四十七年皇上下令在城东建俄文馆,两方人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现在双方交流总算是顺利一些。
君臣听完马尔汉大人的讲述,在心里把大清和俄罗斯的关系从头到尾理出来,尤其是马尔汉大人对俄罗斯大君王要求通商的诚意的认可,都是沉默。
满洲人是半游牧半农业,关内人是全农业,工商之事,一向被认为是低下的行为,虽然都知道其重要性,可真不好理解有人专门要求两国通商贸易。
不过也可以理解,俄罗斯地方偏僻,就和大清的西部北方一样,都需要关内物资,通商贸易是最有利于他们的方式。
四爷出列奏道:“儿臣提议,派人去一趟俄罗斯国都,考察俄罗斯的真实情况。”
九阿哥胤禟悄悄看一眼四哥,再偷瞄汗阿玛一眼,想说他去,他俄语好,和他们的商人早有往来,不敢。
其他大臣都是不吱声。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上邦大国,华夏政权派往地方和其他小国家的人,只能是驻地大臣,从没有派使节的说法。
大清定鼎中原,继承华夏政权,就要继承这个规矩,不能破。
所有来大清的其他国家,都是番邦属国,都属于“臣子”之列,送的礼物都是上贡,要见皇帝必须行跪拜大礼。
皇上当然非常清楚这个“道理”,皇上也明白四儿子的意思。
不可能总是俄罗斯人来大清打探情报,打探各种消息,他们一直被动防守。
就好比这次俄罗斯大力士来京城,就是群情激奋,即使是小儿“群殴”也是不合规矩不合礼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