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离开办公室时,走廊窗台上的绿萝叶尖正滴着水。
她捏了捏口袋里的草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林川最近三次化学考试的错题——全是有机推断。
与此同时,高三(7)班后排,王晨的键盘敲得噼啪响。
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黑框眼镜,屏幕蓝光在脸上投下明暗:“川哥,赵雪这三年出的27套题我都扒完了。”他调出个数据图,红色标记像火舌舔着屏幕,“她最爱在有机题里埋‘孪生结构’陷阱,正确率低于30%的题,90%有这种套路。”
林川凑近屏幕,天启的声音在意识海响起:“已建立赵雪命题模型,情绪值与陷阱复杂度正相关。”他指尖轻点屏幕上的红色标记:“她今天申请出题组时,情绪值比平时高20%。”王晨抬头,正看见他眼里跃动的光,“所以这次的陷阱,会比以往更狠。”
晚自习的铃声裹着暮色漫进教室时,林川的草稿本已经翻了二十页。
天启的数据流在视网膜上织成网,将赵雪所有命题习惯拆解成代码:“当她处于竞争焦虑状态,会在题干中加入3-5个误导性反应条件;若伴随轻微愤怒,干扰物结构相似度将提升至85%以上。”
他忽然停笔,在“呋喃环”三个字下画了三道线。
王晨凑过来看,见他在旁边写着:“假设题干出现C8H8O2,需先排除***甲酯,再验证呋喃甲酸乙酯。”
“你怎么知道她会用这个?”王晨瞪圆了眼。
林川指了指草稿本最上方的时间——20:15,正是赵雪离开办公室的时刻:“她此刻的情绪值足够让她选最难的那道题。”他合上本子,指节抵着下巴笑,“而最难的那道题,恰好是我昨晚用三个小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