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机化学进展》里扒出来的原题。”
竞赛当天的阳光格外刺眼。
林川接过化学试卷时,目光直接扫向最后一题。
题干里“C8H8O2”的分子式像团火,旁边果然画着苯环与呋喃环的对比图——和他昨晚推演的分毫不差。
他提笔的手稳得像精密仪器。
第一步排除***甲酯的同分异构,第二步用核磁共振氢谱数据锁定呋喃环,第三步在答题纸右下角补了句:“建议将干扰物结构相似度提升至90%,可进一步区分顶尖选手。”
监考的陈老师巡场时,目光刚扫过最后一行字,就猛地顿住。
他扶了扶老花镜,又凑近看了眼林川的解题步骤——从反应机理到光谱分析,连副反应的可能性都列了三条。
“好!”陈老师拍桌的声音惊得前排学生抖了抖。
他意识到失态,轻咳两声,却止不住眼里的亮:“这思路……比参考答案还周全。”
赵雪坐在教室最后排,手指攥着草稿纸边缘。
她看着林川行云流水的笔迹,喉结动了动。
收卷铃响起时,她鬼使神差地跟着陈老师去了阅卷室。
当那张写着补充建议的试卷摊开在她面前时,她的指尖不受控制地抚过“呋喃甲酸乙酯”几个字——和她昨晚躲在被窝里反复修改的标准答案,分毫不差。
“你是怎么做到的?”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