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了诸多胜利,但更大的挑战——渡江战役即将来临。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程明远将在合肥与战友们携手,为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开启新的奋斗征程。接下来,他们又将在渡江战役的筹备工作中面临哪些难题?如何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取得最终的胜利?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等待着他们去勇敢探索与拼搏。
1949
年初,三大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去,历史的车轮驶至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程明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紧急调往合肥参加军事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热烈。上级首先传达了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番号的重要指示,这标志着人民军队向正规化、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后,着重分析了三大战役结束后的局势:国民党主力大部已被歼灭,残余兵力虽还有
220
万人,但我军总兵力已达
400
万人,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然而,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面假意与共★★进行和谈,妄图以此争取时间;一面紧锣密鼓地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挡我军南进。美国也妄图干涉中国内政,要求国共两党划江而治。此时的北平,和谈桌上双方已无诚意可言,但共为了争取政治主动,始终保持着高姿态。
蒋介石利用和谈的幌子,加紧军事部署。汤恩伯的京沪杭警备总部以
75
个师及江防部队共
45
万人,布防于江西湖口至上海间,重点置于南京、上海一带;华中剿总白崇禧部则以
40
个师及江防部队
26
万人,布防于宜昌至湖口间,防守长江中段。此外,国民党还将海军江防舰队和第二舰队置于长江中下游,集中数百架飞机,分别部署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支援陆军作战。
面对敌人的阴谋,中★★央在北平和谈的同时,积极筹备渡江作战。中央责成华野总代总司令员粟裕同志,精心制定渡江战役实施方案。敌人想拖延时间加强江防,而共★★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样需要时间来完善作战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