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不无惋惜,说道:“这就是鲁国亡时,无一儒生反楚记录的原因,鲁地人,并不怀念鲁国,儒生怀念的,是鲁国时期儒生享受的优待。
孔子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今儒生者,人尽小人……”
话音未了,董仲舒颓然后仰,栽倒于地。
这时,大帐外清晰地传来“咔嚓咔嚓”的踏雪之声,丞相府家老福伯掀开帐帘,可见天色微微发白,大雪依旧纷纷扬扬。
瞥了董仲舒一眼,福伯躬身下拜道:“见过殿下。”
“这是丞相府招来的麻烦,丞相府要解决,别让孤失望。”刘据摇摇头道。
为了公羊春秋中的“嫡庶之分”佐证,丞相公孙弘将董仲舒从凶险的胶西国调回了京城,不想御史大夫李蔡、中大夫庄助的死,给了董仲舒飞黄腾达的机会,位列三公,竟多了非分之想。
儒生帝国,也是想瞎了心。
“相国代老奴转述殿下:‘公羊春秋本就集百家之所长,没有什么儒家正统之念,更不会有非分之想。’”福伯恭声道。
和储君的由果导因不同,丞相府是找到了董仲舒联系中山王刘胜,引诱光禄大夫侍中吾丘寿王的证据,多少年的熟识,董仲舒的所作所为在公孙弘眼中,毫无秘密可言。
在来北军前,公孙弘就特意有了交代,如果殿下没有发觉董仲舒的儒国计划,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殿下有所察觉,那就立刻撇清干系。
“希望如此。”刘据点头笑道。
福伯的躬身幅度又大了两分,“殿下,御史大夫此来北军,是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