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他也曾有过这样的阶段,仰望那些大奖、榜单、星级。直到进入米三餐厅工作,简历上添了一行字,别人看着或许闪光,只有他自己清楚究竟过了怎样卖命卖灵魂的几年,对这些东西也都开始祛魅了,再看到执着于评奖、摘星的厨师或者餐厅老板甚至会觉得有点好笑。
\n
作为厨师,他知道摘星后的chef大多忙着开加盟店、出书、拍广告。
\n
代入餐厅经营者,行业里也早有调研数据,被评上星级的餐厅反而比没星的更加容易倒闭。
\n
尤其是那些新开店,号称一年入围,两年摘星的一代天骄们。一时间荣誉加身,搜索量暴增,顾客暴增。餐厅要增加餐位,扩招员工。厨师也自抬身价,要求涨薪,否则就带着名声跳槽去别家。房东再趁机涨一波房价,供应商涨一波食材价格,整个经营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n
倘若营业额一直能保持刚出名时的水平倒还好说,只可惜这种随着荣誉而来的客流,也随时可能因为舆论消失,有种一惊一乍的脆弱,实在难与直线上扬的成本匹配。
\n
而且,莫亚雷想要推荐他参评的这个奖,还散发着一股子裙带关系的味道。
\n
主办方国际背景,来头不小,进入中国之后,同样每年发布年度餐厅指南,评选年度主厨奖、年轻厨师奖,算是国内最著名的餐饮类榜单之一。
\n
各家合作伙伴和赞助商自然也都是著名企业,有卖调料的,有卖酒的,余下咖啡、茶叶、橄榄油,不一而足,一条龙用下来,完全够给一家餐厅配齐供应商。
\n
时为在网上搜了搜董其鸣,果然,也是赞助企业的老板之一。
\n
百度词条对他的介绍是企业家和餐饮人,名下除了marquis,还开着一家名叫“爵烩”的公司,专营各种食品、酒类,号称为遍布中国八十多座城市,三百多家高品质餐厅的一千多家门店供应高端食材。词条的配图都是他在各家名店与名厨们的合影,下面还列举了他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