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情况如此,赵泽勇也只能接受了,将一架直5弄到了民国,让人拆解后,分成零件分给各个秘密研究所进行单项研制。真是委屈了所谓的秘密研究所,这里的技术人员们一个个对自己的身份颇为自豪,认为是从事最隐秘的工作的,按照中国人的意识那应该是最重要的。可是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作为绘图员,或者照图复原的工程师来工作的,工作内容技术含量很低。
\n
但是赵泽勇却是清清楚楚的,所以他选的这批秘密技术人员,技术上其实还赶不上那些在工厂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尽管厂里的技术人员觉得这些秘密科研人员才是最棒的,经常能拿出一些奇思妙想出来,他们哪里知道东西都是赵泽勇弄来的而已。
\n
再说起直5的仿制工作,直5是越来越少了,可是回家后怕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n
老旧技术也有老旧技术的好处,这块直升机机身采用的钢管骨架,或者干脆是纯木质,发动机是双杠7星14缸发动机,这倒是有点难度。毕竟联省技术人员还没有掌握多排发动机的技术,多排发动机技术,在二战前其实都是听前沿的,日本就一直没做好发动机,二战中他们的零式飞机,马力确实够,但是漏油问题就一直没有解决。
\n
这款直5上的双排发动机显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毕竟作为服役超过十年的机种,技术成熟型问题上不用考虑。
\n
现在通过直5上的双排发动机,一下子就打开了达索等联省飞机设计人员,原来双排的很多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就解决了,让他们开始兴致勃勃的设计新型的大马力发动机去了。没想到带回来一架落后的直升机,反而提升了固定翼飞机的设计能力,这还真让赵泽勇没想到,不过肯定是值了。
\n
由于有原型机在,加上技术跟联省技术差距不算太巨大,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因此很快联省技术人员就完成了所有部件的设计工作,交由飞机制造厂造出各个零件组装成整机,然后开始实验。
\n
结果很理想,本就是一款成熟的落后飞机吗。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