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天来,一无所获。第八天,他下了班,用仅有的一张饭票,在饭馆晚餐。餐毕小坐,记着要买半个月的饭票,但发觉带的钱不够,他想起了徐蕴昌交给他的结婚收支账,还没有看。记得小徐曾说,有大笔钱结余。丁小开离开饭馆,回到宿舍。室内无人,他打开锁着的皮箱,拿出公文包内装着的结婚账单,在桌边坐下。先看付出项,账上记载,罗家没有开支过一分钱。丁信诚想,罗太太没有要他聘金财礼,买这买那,又主张一切从简,不浪费不摆阔,都是为他和罗苡今后着想,再仔细看所列开支,都是举行仪式必不可省的。由于有小章、大周洞明事理,该用则用,该免则免,再加小徐热心,三个人合成诸葛亮,才会把婚礼办得既热闹得体,又节省钞票。同学朋友们的贺仪都比较实在,使他在婚礼之后还有结余。
想了一会儿,他的眼睛瞄到装满结余款的信封,信封上写着结余款五百六十七元四角三分。所给三百元婚礼备用金未动支,共计余款八百六十七元四角三分。他心里踏实多了。
第二天他终于在离公司步行半小时的地方,租到了房子。房子是两楼层,独家住,四室一厅,水电俱全,光线明亮。底层住的是商人房东。于是,丁信诚用快信通知罗苡,请她辞工搬家。罗苡从镇江回到上海,照常上工。她对新婚的感觉,是和丁信诚一样的。
她接到丁信诚的来信,便同罗太太商量了,第二天,就到工厂里辞工。辞工回到家中,便考虑到如何搬家,如何找周治仁、章志义、徐蕴昌和好朋友来帮忙。她想了很久,总觉得麻烦朋友太多不好,又不好意思叫姐妹们帮忙,只好和罗太太说:“妈,这次搬家,我不想告诉任何人,到了南京,我们再给朋友们回信。至于姐妹们、工友们问我,我还是实话虚说,行期还没有定,先辞了行,避免人家客气送我们上车上船,耽误做工。”
罗太太点头同意。搬家前夜,丁信诚回到上海,他主张把罗家原有很少的家具丢掉,到南京买新的。但罗太太是遭受国难,由富变穷,过惯了穷日子的人。她把老格言搬出来说:“惜衣有衣穿,惜粮有粮吃,惜物有物用。在上海,我们是客居,到南京还是客居,作客他乡,有旧的用随便带着一点算啦。当然,不够用的,还是要买,像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