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邵勇策马靠了过来,好奇的问道:
“江大人,我一直听柱子叫你二哥,这么说你还有个哥哥?”
江瀚摇了摇头,回应道:
“没人了,我家原来有五口人,天启年间遭了灾,父亲饿死了,哥哥去服徭役,死在了路上。”
“四岁的小弟被流民拐出村子,煮了吃了;家母想不开,便上吊了。”
江瀚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苦涩:
“后来剩我一个,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和柱子一起去参了军,勉强混口饭吃。”
邵勇沉默了,握着缰绳的手微微用力,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安慰。
而江瀚反倒坦然一笑,拍了拍邵勇的肩膀:
“不提这些了,白家沟马上就到了;穿过这马家沟,马上就能看了。”
江瀚家就在安塞县的白家沟,紧挨着马家沟。
白家沟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隔壁的马家沟可是出了个进士,叫做马懋才。
马懋才,江瀚对这个人并不陌生,《备陈大饥疏》好像就是他写的。
崇祯元年,马懋才路过陕西,见家乡遭了灾,于是就写下了《备陈大饥疏》并呈给了皇帝。
上书后,朝廷确实下拨了一些赈济。
按理说,不少乡亲都受过他的恩惠,不过这些和江瀚家已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