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诏颁布后,天下震动。百姓纷纷称赞皇帝的仁厚,边地将士也深受鼓舞。范仲淹、韩琦等人更是感佩不已,决心更加努力地经营边防,为大宋守护好这片土地。
西凉的烽火暂时熄灭了,但赵不凝心中的心事却并未平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要想真正实现天下太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站在皇宫的最高处,望着广袤的中原大地,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宋变得强大起来,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不再受边患之苦。
风起云涌,心事茫茫。宋新帝的忧虑,不仅是一个皇帝的个人心事,更是一个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的艰难求索。而这段关于西凉屯兵的往事,也成为了大宋中期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提醒着后世的统治者:国家的强盛,从来不是靠妥协和退让换来的,而是靠励精图治、自强不息。
嘉祐三年的秋夜,汴河上的水汽漫过宣德门,浸透了紫宸殿的金砖地。宋新帝赵不凝攥着那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报,指节捏得发白,仿佛要将那薄薄的麻纸捏碎。烛火在青玉灯台上明明灭灭,把他鬓角新添的白发照得愈发清晰。
“陛下,夜深露重,该进些参汤了。”
内侍省都知张茂则捧着描金漆盘,脚步轻得像一片羽毛。他伺候这位天子二十余年,从未见他如此形容枯槁
——
龙袍的玉带松了两扣,眼底的青黑比殿角的阴影还要浓重。
赵不凝抬手揉了揉眉心,案上堆叠的奏章哗啦啦滑下几本。最上面那本《西凉军情密录》的封皮被他指甲划得绽开细纹,墨迹淋漓的
“十万铁骑屯于横山”
几个字,像淬了毒的针,扎得他心口发紧。
“横山...”
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地名,喉结滚了滚,“至道年间,李继迁就是在那里叛的。”
张茂则垂着眼睑不敢接话。至道是先帝的年号,那时西夏还只是灵州边境的蕞尔小邦,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