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纳舍维奇伯爵沮丧地说道:“他们的目标始终盯着退避至哈萨克草原上的鞑靼人,希望彻底将其击灭。除此之外,他们最为关注的对象则是齐国人。哼,秦国的被保护国遭到齐国的可耻入侵,这大大加重了他们的危机感。可以想象,秦国的战略重心很可能会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以应对齐国强有力的挑战。”
“那么如此一来,我们俄罗斯帝国在西伯利亚地区将独自面临那个渤海国的军事威胁。哦,对了,还有盘踞在科布多山区(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地区)的清国人。我很担忧,叶尼塞督军区是否能够抵挡住上述两个强大地方势力的联合夹击。据说,渤海国已经将他们的都城从中京(今俄罗斯赤塔市)迁往贝加尔湖畔的西京。哦,就是我们曾经的伊尔库茨克堡。这说明,这个国家对广袤的西西伯利亚地区充满了觊觎之心。”
1730年6月,渤海国王僧格病逝,王太子舒德在群臣的拥戴下登基为王。
不过,自持勇力的三王子穆特以江东都统、新军第一混成团团长的名义,公然宣称,舒德谋害国主,阴谋篡立,就势起兵准备杀回中京城,夺取渤海国王之位。
但此举遭到了北明和齐国的坚决反对,联合向穆特发出警告,要求其勿要擅动刀兵,起兵夺位。否则,两国将会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必要的军事干预。
面对明齐两国强大的政治压力,穆特滋生的野心顿时熄灭了,老老实实又将部队拉回了广阳城(今结雅河畔的斯沃博德内市),并承认舒德的国王身份。
坐稳国王位置的舒德倒也没怎么难为这位异母兄弟,仅仅解除了他的新军第一混成团团长的职位,然后将其调往西部的西营堡(今俄罗斯坎河畔的坎斯克市),主持对俄罗斯帝国叶尼塞督军区的开拓和征服。
次年10月(1731年),渤海国将王廷从中京迁往西京,开始加大对叶尼塞河流域的征服力度,试图夺取那里丰富的皮毛资源和金矿产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